热量计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热量计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郑轶伟宣德炉收藏中的几个问题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4-05 16:05:31 阅读: 来源:热量计厂家

自从2003年11月王世襄先生的铜炉拍卖取得巨大成功后, 国内收藏铜炉的队伍迅速扩大,各种有关铜炉鉴赏的书籍和文章也相继问世,铜炉收藏正在向又一个黄金时期发展。然而,在诸多的铜炉鉴赏文章中,多是雷同的摘自古籍的铜炉评论,对收藏有实际作用的资料不多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收藏经验,对铜炉收藏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略作讨论,希望对铜炉爱好者有所裨益。

1.宣德三年真铸过炉吗?

虽然大多数人都承认宣德三年的铜器没有标准器,但很少有人会质疑宣德三年曾批量铸炉这一说。然而,若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文献,宣德三年曾批量铸炉这一说并没有被可靠的历史文献所记载。宣德三年的铜炉,有两种传说:一是官内佛殿失火,金银铜像都被熔成液体,于是皇帝命令将其铸成铜炉;二是宣德皇帝收到进贡铜 39000斤,于是责成吕震和吴邦佐,参照宋代瓷器款式及《考古图》和《博古图录》,铸造出3000件(一说为5000件)香炉。说法一普遍被认为是明末文人杜撰,笔者也持同样意见,这里不再赘述。说法二却被大多数人所接受。然而说法二的最初出典为何处?是《宣德彝器图谱》。尽管此书带有1428年的序, 它的真实性却有待商议。早在1936年,Paul Pelliot便详细论证了《宣德彝器图谱》是后世的伪作[注一]。根据Pelliot的考证,最早提及此书的是清乾隆时期的杭世骏,他在1776年发表的一系列短文中提到了《宣德彝器谱》一书。同时期,《四库全书》的编委也见到了和杭世骏所述书名略不同的《宣德鼎彝谱》的文稿。该书分为八章,带有 1428年的序。到了19世纪该书被扩充到20章。在1928年,该书最终定名为《宣德彝器图谱》,应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版本。尽管该书声称宣器器形仿自宋代的《考古图》和《博古图录》,然而从传世的实物看,很少器物类似《考古图》和《博古图录》所载。而且,明史中从未提及宣德三年铸炉这一说。种种迹象表明,《宣德彝器图谱》可能是晚明的伪作。这里笔者并不想否定宣德三年铸炉这一说,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。但同样我们也不能肯定宣德三年曾批量铸炉。宣德三年是否曾批量铸炉?这个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。

2.被忽略的内腔。

通常认为宣德炉的造型只是它的外形,鲜有人提及炉的内腔。其实,宣德炉的内腔亦有欣赏和断代价值,反映了匠心和时代的审美情趣。从笔者上手过的实物来看, 感觉明匠更注重内腔的造型设计,尤其想表达炉腔的纵深感(横向的和竖向的)。横向的纵深感以弧线大来体现,竖向的纵深感以炉腔深来表达。

图1中的左图是明代炉的剖面图,其有几个特征充分体现匠心:

A.炉壁不等厚,上下厚,中间薄。

B.炉口壁直,向内腔过度有棱角。

C.内腔底低。

D.内腔底面径小。

E.内腔的最凸处低于外形的最凸处,见图中的小箭头指示。

这些特征的意义何在?

内腔底低是为了增加竖向的纵深感。然而底低了,腔的竖中点(内腔的最凸处)必然要低,否则不好看,所以必然形成内腔的最凸处低于外形的最凸处,但若要形成这种效果,就必须是炉壁不等厚。

内腔底低了,底面径就必定要小(因有炉壁的厚度),产生的视觉效果是增加了横向的纵深感,因为底径小,腔下半部的弧度就大了,所以内腔底低亦有增加横向纵深感的意义。

炉口壁直增加了横向纵深感,因为口沿向内过渡大,弧线就大。另外,炉口壁直也有增加竖向纵深感的意义,因为口沿壁直,所以形成的向内看的视觉效应是器物深。

到了清中期,随着炉底的加厚,内腔底增高,底径变大,以上的特征均失,炉腔单调简单,纵深感俱失,既不深也没有大的弧线,见图1的右图。

为什么会有这风格的变化呢?为什么清人就不注重炉腔的造型呢?难道是因为工艺粗糙了吗?我认为不是。单从炉腔的打磨来看,清中期的打磨工艺是最佳的,见图2。一个解释是审美角度有了变化,明人重韵味,清人重工艺,而有时候两者不可兼得。比方说,清炉的底款要峻深,炉底就必须厚。而炉底厚则内腔底高,底高则内腔不纵深。

3.铜炉含金吗?

不少收藏者认为宣德炉中含金。有些人认为有些铜炉表面的“雪花金”斑点就是铜质中含金的体现。另外有些人认为宣德炉若比重超过铜,就一定有金的成分。笔者以为这些观点是没有根据的。“雪花金”是一种色斑,不是铜质中含金,因为就算铜中加入金,炼出的成品也不可能呈金和铜分离的状态。有些宣德炉比重是比铜大,但这并不足以说明炉中含金,有多种金属的比重都大于铜,这些炉的铸造中有可能是加入了其他比重大的金属。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的东亚部负责人Rose Kerr曾对维多利亚博物馆馆藏的宣德炉作过成分分析,她的结论是绝大多数炉的成分是含29%到35%锌的黄铜,其中未发现有金的成分[注二]。

4.精粗炉的区分。

古人在宣德炉上力求完美,今人玩炉可不辨年代,但却不可不辨精粗。笔者以为,精度和质量是宣德炉的生命,无论是在辨伪方面还是收藏方面,精度应是主要的着眼点。宣炉的精度主要体在以下几个方面:

一看造型:精炉的造型规整,从哪角度看对称性都很好,口沿很平,耳和都很规矩。粗炉劣炉则歪歪扭扭,怎么都不舒服。

二看铜质:精炉的铜质非常纯净,泽好,炉表有婴儿肌肤般幼滑的感觉。炉的铜质不精,看上去闷杂,光泽暗淡

三看炉款:精炉的款韵味足工艺佳,书法规整,字口干净利落,地章平整。炉的款书法拙劣,笔划和地章中沙眼较重。

四看打磨:精炉的打磨非常细致,佳者能够磨去失蜡铸造所形成的微小沙眼,以致表面极其平滑。粗炉的打磨粗糙,有的甚至没有经过细磨,炉体尚存挫痕。

同样类型的炉子,上等精炉和粗劣炉的差距不亚于上品官窑瓷器和粗制民窑瓷的差距。如果说造型和款式(比如私款及书体的种类)能够使我们横向地区分炉的类别,那么,精度便能使我们纵向地拉开炉和炉之间的距离。两者结合起来,玩炉便有多姿多彩的乐趣。

以上是看精粗的一般特征。精度和质量在不同时期还有不同侧重点。明炉重韵味,不管是整体或者细部的设计,都耐人寻味,见图3。明末清初的炉有拙朴的厚重感,见图4。雍正时期的炉线条柔和,而乾隆时的精炉工艺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点。

5.国外回流的抛光炉。

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收藏队伍的扩大,文物的回流正向纵深发展,宣炉也不例外。从国外回流的宣炉一大部分都是曾经被清过皮壳的。这些炉因为外表亮堂,或许会被初学者认为是假炉,但实际上清过皮壳的炉和现做的假炉很容易区分。我们只须看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看内腔。清过皮壳的炉内腔的锈、香灰或土基本保留,内腔壁近口唇处多有磨损或不规则的绿锈堆积,和新做的伪炉截然不同。二是看耳足等转折处的缝隙,清过皮壳的炉在这些缝隙处多有白色或青白绿色的粉状残留物。三是看款,清过皮壳炉的款在笔划中有残留的锈或青白绿色的粉状残留物。四是看炉足,清过皮壳的炉在足底处有明显磨损,受力接触面的铜色比其他铜色略淡。在这些清过皮壳的炉中,炉的缺陷(如修补,撞击痕等)和铜质的精粗一览无余。由于皮壳是被擦亮而非新铜,这些炉放一段时间后色泽就会逐渐变暗,呈一种温润的老铜色。

有些藏家认为这些炉被动过皮壳,不值得收藏,但笔者认为不妨拓宽一下思路。单从皮壳而言,这些炉虽然比不上原包浆未受损的炉,但至少不比入过土、锈重斑驳的炉差。清过的炉能展示炉的铜质之美。如果玩炉侧重于精度和铜质,这些清过皮壳的炉也值得青睐。从2004年起,这类外表亮堂的炉也经常出现在佳士得的拍卖中,成交率和成交价均较好。

[注一]参考Paul Pelliot,“Le pretendu album de porcelaines de Hiang Yuan—pien,”T’oung Pao XXXII(1936):pp.15—58.

[注二]参考Rose Kerr,Later Chinese Bronze (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—Far Eastern Series,1990),p.37.

格斗刀魂online

585彩票app

黎明之光破解版